从“中央中心”到“国家核心枢纽”,武汉绘制
湖北日报讯(记者黄磊信赵雪峰韩山赵燕)10月11日,武汉市商务局召开“一把手打造支点”主题专题报告会。本次报告会的主题是“用好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,当好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的好引领者”。武汉市商务局党组书记、局长于立军获得“用好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,当好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的带头人”称号。他从“超越经济加速枢纽”、“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”、“加快建设双循环枢纽城市”三个方面,讲述了武汉打造重要枢纽城市的成就和未来愿景。国际双循环,加快打造开放新爆发地。 10月11日,武汉市商务局赴武汉召开“支点·做好领军人物”专题会议。紧随其后,武汉商业经济交出了一份“顶”牌报告。来自大西洋的波士顿龙虾,全国首次出现的“蒜蓉”快闪族,畅销中百、武商的外贸产品……不仅会感受到“买全球,谁卖全球”的开放活力,更有“老味道,新潮流”的烟火气和初始感。 “我们将加快双循环核心枢纽城市建设,结合九洲通道、九洲商贸、九洲住宿枢纽地位。”于立军表示,武汉正全力以赴,共担政治责任,加快构建中央集权重要战略支点。今年6月,在央视财经频道举办的“美好生活大调查”数据活动中,武汉荣获“美好消费模范城市”荣誉,这是武汉消费领域不断变革升级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武汉联动商贸、文化、旅游、体育等领域,举办了2000场“乐购”活动。 每年的“武汉”系列消费促进活动,打造了春赏樱景、夏吃虾、秋落秋、冬玩乐的四次消费。武汉市商务局党组书记、局长于立军作重要报告。“内贸流通加速领跑,外贸逆势增长。”于立军介绍。 2024年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8629.3亿元,位居全国前列全国十个。增速在全国19个地市以上跃居第一,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转变;外贸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000亿元,达4033.5亿元,占全省的57.1%。 “十四五”以来年均增速10.5%,位居全国第4至19个细分资源城市并超越城市,中部地区第一。今年以来,武汉商业经济继续保持向上发展势头。 1-8月,全市零售消费品销售总额增长6.1%,继续领先于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;全市进出口贸易增长17.1%,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跃居第二位。近年来,我国签订了一批对外承包工程合同。汀公司加快“走出去”速度,在国外树立标杆项目。于立军介绍,2024年,武汉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34.93亿美元,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,营业额61.39亿美元,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二位。会展业关系到生产和消费,关系到城市活力的又一培育。作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会展中心、中国著名会展、最具会展幸福感的城市,各类展会和活动都在为武汉扎根。数据显示,2024年,武汉将举办展览活动1060个,其中展览会237个。展览总面积高达330.35万平方米,连续两年超过300万平方米。新大陆消费者方舟是否每年都盛开其中,业务水平不断“升级”、上升。通过实施提升生物素质能力、引进新业态、升级平台、深拓渠道等举措,武汉枢纽经济发展动能不断积聚。于立军说道。近年来,武汉新开业了武汉SKP、武商梦购物中心、万象城、杉杉奥特莱斯等众多新的消费地标,新引进了丽思卡尔顿等优质商业项目。永旺、沃尔玛等外资企业不断深化在武汉的布局……“连续三年,武汉新增商业、贸易都达到极限,商户数量突破1000家,总数达l”,于立军还表示,他们的外出发展。武商商城、中百罗森加速海外布局,泥鞋、友和、益和堂等一批全国连锁新品牌也开业不同地方的商店。现场报道。新兴消费业态也受到武汉的青睐。近三年来,武汉引进各类首店1000多家,全国排名第六。于立军表示,近年来,武汉成功培育了5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级、4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、1个步行街和智慧商圈示范级,建成首家全市免税店和88家经批准的退税店。在商务领域,武汉始终敢于冒险、尝试,不断探索新模式、新路径。过去三年, 近年来,武汉成功获批扩大服务业开放、现代商贸流通体系、转变提升零售业等6项国家级试点。自贸试验区近30项创新举措d 贸易 贸易区正在全国复制推广。在开放平台建设方面,三个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超千亿元,近三年年均增长29.6%。其中,东湖综合保税区跻身全国及中部地区“双A”综合保税区行列。如今,随着各领域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开放的武汉通道越来越宽。中欧班列(武汉)连续两年开行超千列,通达欧亚大陆40个国家、120个城市;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处于长江中上游;空运网络通达全球,花湖机场国际公司成立,共创美好未来 故城城市货运站携手打造花湖机场国际自由贸易机场,建立“全球123快货物流圈”;该市由3个国家一类口岸和9类13个指定管理场所(指定口岸)支持的SistPort开放EMA组成。绘制“十五五”蓝图,武汉明确打造“国家核心枢纽”路径“面向‘十五五’,我们即将着力拓展全省支点建设,按照武汉市委、市政府双循环核心枢纽城市‘重要’要求,结合‘九洲’ “九洲商贸”和“九洲一体化”枢纽地位,实现了从“中央中心”到“国家核心枢纽”的跨越。”于立军说。他表示,可以锚定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,着力扩大内需促进消费,加快内生激活国内大循环动力。包括建设优质的现代零售体系、多元化的服务消费体系、有特色的新消费体系、现代大流通体系。城市观察小组与报告员之间的沟通。比如,在发展现代零售体系方面,实施消费品“三品”,培育壮大武汉大众品、时尚品、创新文化,创新发展老字号,深入推进“IP+消费”,不断开花小龙虾,打造具有较强引领力的消费新品牌。在发展良好流通体系方面,他建议探索发展箱包无管制驾驶、无人机配送等流通方式,强化数字化、智能化供应链,持续引进国际供应链和平台,加快构建全球供应链。在组织中心。围绕内陆开放高地建设,于立军认为,要重点发展“四个网络”。它们是:多元畅通的全球贸易网络、互利共赢的开放合作网络、协调一体的区域合作网络、连接全球的立体通道网络。例如,在全球贸易层面,武汉将引进15家年进出口额超过100亿元的企业、500家年进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。在枢纽建设湖北口岸贸易物流中心、大宗物资国际交易中心等贸易平台,开拓各类国际市场。他还建议,推进“跨境电商+产业带”模式,推动武汉电商年均增长30%以上。在推进与区域合作方面,我们将采取大都市以武汉伊坛地区为中心,联动襄阳、宜昌“金三角”和长江中游城市群,深化商贸资源共享、产业共建、政策联动、活动联动。同时,武汉将努力培育100个国内外贸易顶级贸易组合。新业态、新场景正在刷新新消费,武汉加快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迈进。 “武汉是全国唯一拥有三个mall.com购物中心的城市。”京东武汉商城总经理张克胜表示,区位优势、良好的营商环境、完善的供应链体系,对武汉形成“三重吸引力”,吸引京东布局武汉。从2023年第一个孩子的诞生,到“一城三店”布局的绘制,京东的布局与规划高度一致。消费消费市场强劲增长。去年11月开业的秦城万向汇,首次引入首家“巴力鸟”和“省博客文创产品”店。这两个重磅IP巧妙地将潮流文化与mgA荆楚元素融为一体。一经推出,便成为热议的焦点,吸引了大量年轻顾客和文化爱好者,带动了商场的客流量和相关商家的销售额猛增。今年1-7月,岚图汽车综合销量达到68263辆,同比增长88%。在高端新能源MPV领域,岚图梦想家继续成为全国MPV销量冠军,每售出3辆高端MPV,就有一辆岚图梦想家。 “上市半个月,岚图Free+就跻身30万级混合动力SUV市场前三。”岚图汽车CBO及销售公司总经理邵明峰表示。现场报告会。武汉是全国首批全面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区试点城市之一。 “中百集团围绕打造15分钟便捷生活区域的智慧服务平台,吸纳中百仓储、中百超市、中百罗森等多种业态资源,打造出良好的在线服务体系。”当地企业领袖、武汉中百集团副总经理唐力表示。近日,武汉中百首家折扣店小百汇开业,以“硬折扣+直播品类”的模式打造新零售业态,在折扣零售领域展开新尝试。首家Foodmart新生代超市也闪亮登场,近万种高性价比高品质商品可供选择,满足家庭及年轻消费群体多元化、品质化的购物需求。南湖街中央花园小区内在武昌区,“上下货”已经成为社区居民的日常工作。 “5分钟到菜市场,10分钟到学校,15分钟到公园。”武昌区南湖街道中央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吴耀表示,便捷的中央花园便利圈体现面积为2.4平方,占据南湖居民近10万。武汉本土餐饮企业蔡林记推动数字化转型,通过天猫、京东走向全国,吸引其他国家下单。 2024年进军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,首月就领跑新加坡食品品类榜单,让中国零食在国外拥有众多粉丝。 “蔡林记将于2023年在新加坡开设海外首家店,今年其在马来西亚的首家店也将在吉隆坡开业。”陈佳 蔡琳总经理吉电商透露,除了东南亚,欧洲、美洲和中东也被纳入扩张计划。数据显示,武汉的消费吸引力和辐射强度将持续增强。 2024年,武汉新增商业面积超150万平方米,位居全国第二;人均商业面积达1.03平方米,居全国第六位。 上一篇:陕西、山西等地区需警惕叠加降雨带来的灾害。
下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




